天气逐渐转热,手足口病已进入高发期,同时上线的,还有它的“小弟”——疱疹性咽峡炎。
最近几年,“手足口病”的高发病率让大家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度明显提高了,孩子嘴巴里有溃疡、手脚心有小水泡,家长们基本都会想到是不是发生“手足口病”了,也基本知道要怎么预防处理了。但是最近,各地幼儿园聚集性发生的奇怪现象却不是“手足口病”,表现是孩子们在班级里聚集性发病,只有嘴巴里有疱疹,手心没有水泡,足底没有水泡,多有高烧。
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常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而幼儿园(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是它们最容易下手的地方,往往出现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疫情。
一、如何区分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
提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很多宝爸宝妈瞬间“脸盲”,因为这两家伙实在是太像了,撞脸指数高达99.99%。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性疾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幼儿。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如果不是专业医疗人员,非常容易误诊误断。
从病症上来说,疱疹性咽颊炎来势猛烈,高热抽搐的临床表现往往让家长先乱阵脚,但实质上来说疱疹性咽颊炎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但手足口病不然。
根据统计,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几率感染并发症,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幼儿,常见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有时往往危及生命;家长们应当在发现孩子有手脚水泡与发热后,及时送去就医,切勿拖延。从并发症来看,手足口更危险。
二、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疱疹性咽炎?
疱疹性咽炎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
1.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
2.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
3.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
4.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
孩子如果发生以上症状,就要考虑是疱疹性咽炎的可能性,应及时就医,否则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小疱疹发展成脓疱,病情就加重了。
三、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
1.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2.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3.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
四、如果幼儿不幸“中招”,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顺利康复。
(一)注意隔离
1.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 2 周时间,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2.多通风
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3.家长也需警惕
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二)观察病情
1.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
2.注意观察呼吸
3.定期监测体温
(三)注意护理
1.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
2.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
3.注意勤洗手
(四)注意消毒
肠道病毒在 4℃ 可存活 1 年,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但不耐高温。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1.紫外线照射
2.阳光暴晒消毒
3.家长自身也需消毒
五、家庭、幼儿园消毒什么?如何消毒?
(一)空气
以自然通风为主,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无法自然通风的可采用排风扇等机械通风,有条件的可使用紫外线消毒。
(二)物体表面、地面、墙壁
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台面、水龙头等)、地面和墙壁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
被患儿粪便、疱疹液等污染的物体表面、地面和墙壁可先用即弃型物品清理污物,再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三)衣物、被褥等织物
患儿的衣服、被褥、毛巾等需要单独清洗,阳光下暴晒2小时或煮沸20分钟或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
(四)餐饮具
餐饮具每次使用前应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
(五)玩具、学习用品
患儿接触过的学习用品、玩具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浸泡,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清洗干净,不适合用消毒剂擦拭的学习用品(如书本等)可阳光下暴晒2小时。
(六)手
手接触粪便、疱疹液或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及时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按正确的方法洗手,必要时可用复配手消毒剂进行双手消毒。
(七)便器
患儿使用后的便器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坐便器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八)诊疗用品
体温计等诊疗用品也要做好消毒工作。体温计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可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压舌板建议使用一次性的,非一次性压舌板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可用高压蒸汽灭菌。
六、如何预防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
因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都是通过粪-口-呼吸道传染,且都是因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病,所以预防方法也相似。
(一)接种疫苗
(二)加强防御
(三)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七、温馨提示
(一)如幼儿晨起精神状态欠佳,有发烧、呕吐、腹泻、咽痛、手足口疱疹等任一症状,请您带幼儿就医并居家观察。
(二)幼儿园落实晨检制度非常必要,如发现幼儿出现发热、咽痛、出疹等症状,请家长一定积极配合,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如医院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请在第一时间通知幼儿园做好防治工作,并配合幼儿园进行隔离与请假休息治疗。痊愈后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医疗机构复查并出具复查病历或复课证明后返园。
(三)如您的孩子需要居家静养,请您一定远离小区公共游乐场、商超等人口密集场所,因为,有可能其他的小朋友也是因为生病才未入园。
(四)现在正值三伏天,建议家中和行车时的空调温度,一定要适宜小朋友的身体,防止因为室内外温差太大导致的着凉、腹泻、发热等情况出现。